“共享医疗”走近百姓生活

编辑:李良全
来源:人民网
标签: 百姓生活 医疗
16:32 11月07日

这些天,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杭州大厦里更热闹了。到这里购物的顾客,很多人都会在电梯门口端详良久,然后选择“更上一层楼”——到6层以上去看看。原来,这栋大楼1层到5层为购物区,6层到20层是刚刚开张的医疗商场(Medical Mall)。很多顾客到医疗商场转一圈后表示,“这个点子很好”,既能消费购物又有医疗服务体验,还避免了单纯去医院的焦虑。

 

近年来,共享经济在中国大行其道,如今连医疗资源也开始共享了。除了杭州,北京、成都、深圳、广州等地的共享医疗模式也在不断试水。业内人士认为,共享医疗模式能够降低社会资本办医的投入和运营成本,但仍存在医保体系尚未打通等难题,真正检验这项改革是否成功,还要看百姓认可度和质量安全能否得到保障。

医院开进了商场

进入杭州这家医疗商场,可以看到外科、儿科、口腔科、眼科、中医、医疗美容等13个专科诊所。与传统医院不同,他们使用的检验、病理、医学影像等医疗设备,以及药房和手术室等,并非自己购置,而是由医疗商场提供给大家共享。总的看来,这更像是一家由多个医疗机构“拼”起来的医院。

据介绍,医疗商场在国际市场上早已存在,上世纪80年代美国建立了第一家医疗商场。到目前为止,美国、新加坡、日本、新西兰等国家已出现了不少模式,包括“医疗+商业综合体”“医疗+医学研究”“诊所大楼”“医药商城”等。

“这是一个三赢的过程,对医疗机构来说,商业和医疗的结合可以起到很大的人流集聚作用;对商场来说,医疗资源集聚可以更好地帮助服务客户;对客户来说,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得到优质服务。”进驻该医疗商场的唯儿诺儿科首席市场官胡永荣表示。

“医疗商场可能会成为医疗市场竞争中的‘鲶鱼’。”《医学界》品牌顾问、海森医院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李庆表示,医疗商场侧重于改善客户体验,重视服务过程中的舒适度,这会让大医院感受到竞争压力,进而提高改善医疗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。

更多共享模式出现

远程会诊、智慧医疗……前些天,重庆首家“共享医院”两江民生医院鸣锣开张。据该院院长刘光励介绍,医院仅购买设备就累计投入1.5亿元,并在重庆市率先引入一种名叫“云HIS”的系统,利用云技术实现了远程会诊,让患者足不出户或者不出远门就能享受专家问诊。

在山东济南,患者的检查报告单如今也能共享了。近日,济南红十字会医院“共享医疗诊断门诊”挂牌成立。据该院业务院长韩作锋介绍,今后只要是三甲综合医院、生殖或不孕不育专科医院以及专业医学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查报告单,且检查报告单在3个月有效期内,均可在济南红十字会医院“共享医疗诊断门诊”使用,无须重复检查。

随着医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很多平台企业开始布局线下诊所、互联网医院等。上个月,一家名叫“牧牛出诊”的企业在广东省、福建省等8地开通“一键呼叫医生,上门咨询”的免费便民服务。用户用其App下单后,8公里范围内的医生都能看到订单并可以抢单。

据了解,该平台目前覆盖科室包括全科、心血管科、普外科、内科、中医科、神经外科、康复科、妇科、儿科等,上门医生均是当地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的执业医生。该平台全国首席运营官李东阳表示,共享医疗让医生的智力资源共享成为可能,从而有利于解决看病难问题。

守住监管和安全底线

共享医疗资源,好处很多:方便百姓、降低社会资本办医投入和运营成本等;但是,这种新模式对投资方、监管方、医疗机构和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浙江省卫计委副主任马伟杭表示,共享医疗改革是否成功,还要看百姓是否认可,对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是否接受,医生是否愿意在其中执业,质量安全是否能够保障。

有舆论认为,共享医疗目前至少还存在3方面难点亟待解决,一是多点执业政策落地困难;二是医保体系尚未打通,大部分医疗分享活动尚未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;三是政策法规亟待完善,现有的管理规定大多按照传统医疗机构的要求设置,很多规定不适用于共享医疗这种新业态。

公众对共享医疗的关注点则多数集中于医疗安全领域。有网友担心,“一旦出了事故,谁负责?”

进驻浙江杭州医疗商场的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医疗院长林辉表示,医疗机构有公益属性,即使和资本合作也不能唯商业至上,否则会成为百姓眼中只为逐利的机构而备受诟病。他认为,医院管理的出发点是质量和安全,投资方需要认同并尊重医院管理方的专业判断,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。为此,该院聘请邵逸夫医院的全职医生兼职,工资从医院获得;患者需拿处方自行去药店购买药物,这些举措规范了从业者的治疗行为。

杭州市江干区卫计局局长李红表示,政府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既要求医疗商场做好自律,又牵头成立了由各医疗机构成员组成的质量管理委员会,让共享的医疗资源更有安全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