痴迷中医自我对症治疗 30岁男子陷入心理“疑病”误区

编辑:谢俊杰
来源:通讯员 张姝 陈彦西
标签:
15:43 08月21日

 

一提到“生病”,很多人就会瞬间感到头大。但汉口30岁的胡先生却常常自我对症治疗,“颇有心得”,可最近这一次,自己怎么也治不好后,他怀疑自己患有重病,整日忧心忡忡,多次往医院跑。接诊后,医生表示,他其实没有得病,只是陷入了心理“疑病”误区。

胡先生是一名中医迷,平日里经常会购买一些医学类书籍、杂志来研究中医文化,自学医术。半个多月前,胡先生胃部断断续续感觉不舒服,肚腹闷胀,自我对症后,去药店买了一些胃药来吃,但效果甚微。后来又觉得心慌的厉害,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。无意中一称体重,又发现自己比之前消瘦了许多,更是让胡先生慌了神,怀疑自己已是“病入膏肓”,整日里忧心忡忡,寝食难安。

半个多月下来,胡先生不仅食欲欠佳、浑身乏力,且腹胀的症状越来越重,实在难以忍受,这才匆匆赶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,被诊断为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,经对症治疗后,现已基本痊愈。

然而此时,胡先生仍然坚持认为自己身患重病,多次向医生表示自我感觉有呼吸困难、心慌、胸闷、双上肢麻木等症状。经心电图、心脏彩超、肝胆胰脾肾彩超等一系列详细检查及诊断后,胡先生各项指标正常,并未发现问题。不相信检查结果,胡先生又多次翻看医书,越看越觉得书上一些重症症状和自己差不多,都可以“对号入座”,更加焦虑不安起来。

对此,急诊科住院医师张德德解释,当前随着健康知识的广泛普及,难免有部分人会自己给自己看病。当身体发出疾病信号时,不第一时间向专业医师咨询,而是自己对照网络、报刊、医学书籍等进行分析比较,同时由于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,往往容易自己吓自己,症状越比越像,放大自己的恐惧、紧张、焦虑情绪。而人的情志活动和脏腑气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,相互影响,长时间情志活动的异常就会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,在生理上表现出相应的症状。

近日,经过急诊科医师心理上的开导及情志调节治疗后,胡先生情绪逐渐稳定下来,症状已大大缓解。

张德德表示,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或常识,是非常必要的,但是也不能过度依赖网络、书籍上的知识,对自己进行病情诊断甚至治疗,这样往往容易造成自身心理负担,甚至出现漏诊、误诊,延误最佳治疗时机。当身体出现疾病症状时,应保持心态平稳,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咨询及问诊。